雲林在地黑豆 創新思維傳承風味|將軍企業社 - 新東陽HSIN TUNG YANG
Google Play下載 App Store下載
雲林在地黑豆 創新思維傳承風味|將軍企業社

雲林在地黑豆 創新思維傳承風味|將軍企業社

來自醬油的故鄉──台灣雲林西螺的將軍企業社,以一顆顆黑豆為起點,逐漸發展出琳瑯滿目的黑豆食品。最初,蔡老闆心中只有一個簡單卻堅定的念頭:「要做出屬於西螺在地的醬油,豆子也要自己種。」當時市面上的黑豆多仰賴進口,品種差異往往影響到釀造風味,唯有從源頭把關、堅持本土種植,才能真正釀出帶有西螺味道的醬油,也才是小時候記憶中的美味醬油。.
將軍黑豆深耕雲林西螺在地黑豆
圖片來源:黑豆的故鄉FB粉絲團

最初,將軍黑豆只作為醬油廠的原料供應商,但隨著農民人數逐年減少、加上天災影響收成,黑豆種植一度面臨中斷。所幸在蔡老闆與兒子小蔡老闆的努力下,這份傳承才沒有被中斷。不僅自己生產黑豆產品,將軍黑豆也擔任中間豆子商的角色,將收購黑豆供應其他醬油廠,憑藉對黑豆品質的自信,更決定跨入加工領域,打造屬於自己的黑豆品牌。蔡老闆認為「開門七件事:柴米油鹽醬醋茶」,只要是飲食就會有需求,因此在產品的發展上也環繞著黑豆醬油、黑豆茶包、將軍碳焙黑豆等產品,之後還創新挑戰黑豆蛋捲、黑豆方塊酥,逐步拓展多元商品線。

將軍企業社蔡老闆強調堅持本土種植黑豆釀造在地風味醬油。
圖片來源:新東陽西螺服務區FB粉絲團

對於黑豆蛋捲產品的研發,小蔡老闆分享到最困難的就是「蛋香與黑豆香」的平衡,由於黑豆粉質地粗、吸水性強,容易影響口感,需要精準控制黑豆粉與其他食材的比例,讓風味平衡避免黑豆味過重,蓋過蛋捲原先的奶香與蛋香。為了找出最佳比例,團隊常常進行試做,先由家人一起試吃做市調,一次都要吃20、30種以上,確定口味後才敢正式上市。由於添加了黑豆粉,在鐵板上烤製時的延展性與均勻度也是一大考驗。富含油脂的黑豆以及怕受潮的蛋捲,在包裝防潮上更為要求,蔡老闆與小蔡老闆幾經嘗試後終於找到了最佳的封裝方式。也因為這份細心,讓黑豆蛋捲成為服務區的熱門商品之一。
雲林西螺將軍企業社的黑豆蛋捲成品,呈現獨特黑豆香與蛋奶香的完美結合
圖片來源:新東陽西螺服務區FB粉絲團

「只要每一個階段顧好,後面就會比較順利。」這是將軍黑豆一貫的理念,更因為豆子的品質差異,會直接影響到醬油或其他產品的風味,他們深知源頭管理的重要,從生產端的田間管理、豆子的篩選,一直到後端的加工,每個環節都堅持做到最好,若是不夠美、重量不夠的黑豆,會在選品的階段就先淘汰,用以維持後續產品的高品質。談到對產品的堅持,早年蔡老闆率先投入產銷履歷的行列,在黑豆、大豆方面取得成績,雖然最初懵懂進行,但近年飲食習慣轉變,消費者更加重視食材來源,先前的付出終於被更多人看見。
將軍黑豆的多元產品
圖片來源:黑豆的故鄉FB粉絲團
將軍黑豆的多元產品
圖片來源:黑豆的故鄉FB粉絲團

將軍黑豆的商品進駐新東陽西螺服務區後,讓更多原本不認識西螺與黑豆的旅客,能在旅途中品嚐到來自在地的風味,用行動支持本土農業。小蔡老闆分享到,由於產品多元富有特色,兼具創意與口感的黑豆蛋捲,吸引不少人用回購來表達對產品的肯定。為了服務區內大而多元的客群,蔡老闆與小蔡老闆用伴手禮的形式設計包裝,不僅好攜帶、方便即時分享,讓過路的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在地農產品的魅力,他們希望透過將軍黑豆的黑豆製品,傳遞西螺土地與農人的心意,以及來自在地企業對家鄉最深的熱情。

新東陽西螺服務區黑豆節
圖片來源:新東陽西螺服務區FB粉絲團

上一篇

回游埔里,友善耕耘玉米福田|農甜味 洪健智

返回列表

下一篇

用莘販售 以行動支持庇護就業|糧莘庇護農場

RECOMMEND

其他人也正在瀏覽的文章